由于聚氨酯胶黏剂的化学特性,在配制胶液时不允许使用含有水、醇、胺、酸等活泼氢或反应性基团的溶剂,而只能用纯度高的酯、酮、烃(烷烃或芳香烃)等惰性溶剂,还要考虑产品的卫生安全性能和避免异味、臭味。今天就来教你怎么去异味!
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卫生意识强,控制管理严格,对包装材料的卫生性能、异味、臭味非常敏感,稍有问题都不能过关。所以若用于出口产品的包装,就要特别注意。近年来在出口产品中,曾因包装材料本身的残留溶剂中芳香烃含量高,装入食品后,它通过内层材料迁移到食品中去,被食品吸附,导致食品有异味或毒性,而遭到现场销毁。有时还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:复合包装袋在室温下闻不出异味,但当包装还带有余热的食品(如刚从加工线上做出烘烤好的饼干)时,待冷却后再去品尝食品,就会出现异味,这是因为温度高时,促进了复合薄膜中的残留溶剂的迁移。
这个异味问题,往往不单是胶黏剂及其所使用的溶剂引起的,许多软包装生产企业复合时只用乙酸乙酯溶剂,但包装袋上还残留有丁醇的臭味异味,这是印刷油墨的缘故。现在的复合印刷油墨,大多采用“复合油墨”,即“里印油墨”。这种油墨中使用的溶剂,除了乙酸乙酯外,还有丁酮、异丙醇、正丙酯、丁醇、等中、高沸点、有臭味和有毒性的溶剂。由于油墨中的颜料颗粒很小、比表面积很大、吸附能力很强,虽然在印刷时已经加热干燥,但由于时间短、速度快,往往干燥得不彻底,会有残留溶剂,特别是大面积、实地多色叠色印刷时,更是如此。这些残留溶剂会带到复合工序中来,经复合后更难跑掉,只好慢慢迁移渗透,既向外,也向内容物扩散,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。
解决异味问题的2个办法:
(1)严格确定干燥工艺,使残留溶剂量降到小的程度,例如,美国、日本要求残留溶剂在3mg/m2以下。因为量少了就觉察不到了,但这还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(2)不使用含有毒性、有异味、有臭味的高沸点油墨、溶剂和胶黏剂,面只采用沸点低的乙酸乙酯、乙醇、异丙醇等、低毒、无异味、无臭味的溶剂。双组分高性能、通用型的聚氨酯油墨,就不必用芳香烃溶剂,醇溶性油墨也没有上述缺点。如果油墨没有问题,残留溶剂量又少,那就不必担心了。
转自涂布在线网,侵权联系删除!